為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有效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研究制定了《清遠市清城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制定《指導意見》的必要性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2019年9月清遠市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在界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不規范,利益分配模糊不清;
2.農村矛盾糾紛多,應予確認的對象沒有確認,認定過程中以村民代表大會表決的方式代替了有關的法理依據;
3.因訴訟問題,區、鎮(街)兩級政府敗訴,影響到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為切實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區產權改革辦制定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指導意見,供各鎮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參考。
二、制定《指導意見》的主要依據和過程
《指導意見》主要法律、法規和規章依據包括:《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廣東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規定》。
制定過程中,我們要求《指導意見》內容與上述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保持一致,并于2019年10月-11月分別征求了區委組織部、區發展和改革局等14個區直有關單位及個鎮(街、場)政府意見;2019年7月,為了擴大規范性文件制定過程中的公眾參與程度,保障該項工作的科學性、民主性、合法性,清城區農業農村局根據《清城區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辦法》的規定,在門戶網站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三 、《指導意見》主要內容
本指導意見共分六大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應遵循的原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基準日的確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方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程序、其他規定。
第一部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應遵循的原則,成員資格的確認要遵循依法依規、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等原則,統籌考慮戶籍關系、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對集體積累作出的貢獻等因素,既要得到多數人認可,又要防止多數人侵犯少數人合法權益,特別是要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切實保護婦女合法權益。
第二部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基準日的確定。成員登記基準日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戶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成員登記基準日確定后應當以公告形式及時向社會公開。
第三部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方式。有三種取得方式:一是原始取得;二是法定取得;三是協商取得。
第四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成員登記基準日止,戶口保留在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且履行法律法規和組織章程規定義務的,應當認定具有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戶口發生遷入、遷出的人員,按照組織章程規定,由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會議表決決定是否具有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自然喪失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第五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程序。一是方案擬定;二是方案審核;三是民主表決;四是方案公示;五是名單審核;六是名單公示;七是登記備案。
第六部分其他規定。本意見若有未明確的情形,由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戶代表會議依照法定程序討論決定,但不得與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相抵觸